作為年中最重要的大型購物節,今年618大促以39天的超長周期創下歷史紀錄。與此同時,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中國快遞行業延續較快發展勢頭,全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達861.8億件,同比增長17.6%,其中快遞業務量突破87.7億件,增幅超過20%。
隨著快遞業務量的持續增長及“長周期運營”模式的常態化,電商物流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末端履約壓力。
在此背景下,氫能物流車憑借"快速補能、長續航里程、低碳排放"三大核心優勢,正成為各大物流企業的新選擇,為高效低碳配送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618物流狂歡背后的行業困局

1、成本壓力顯現:快遞單票收入呈下降趨勢,部分企業單票價格接近2元,同時人力、燃油等成本仍維持較高水平,企業利潤空間面臨挑戰。
2、減碳要求提升:物流運輸占全國碳排放8%以上,618高峰期間柴油重卡日均碳排放量激增,政策與市場倒逼行業綠色轉型。
3、時效與運力矛盾:消費者對“半日達”“次日達”需求激增,而傳統燃油車在補能效率和續航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局限,難以匹配物流的極致時效要求。
氫能物流車的“三重躍遷”優勢
分鐘級補能:破解物流“時間焦慮”

氫能物流車憑借分鐘級補能優勢,有效延長車輛的運營時長,提升整體運輸效率;加氫時間僅需3-10分鐘,與傳統燃油車的加油時間相當,能夠較好地融入現有的物流運輸體系。
長續航:干線物流的“零碳答案”

相較于純電動物流車普遍存在的續航里程限制和低溫環境下的性能衰減問題,以及傳統燃油車面臨的高碳排放和燃油成本波動挑戰,氫能物流車為物流行業提供了更優解決方案。
氫能物流車的續航能力可達到600公里左右,可在低溫環境下無輔啟動,壽命超過30000小時,零碳排放,有助于提升運營效率,特別適配港口集裝箱轉運、礦區物料配送等重載高頻場景,確保長距離運輸穩定可靠。
零碳運行:從成本負擔到碳資產收益

數據顯示,與傳統柴油車相比,氫能物流車每百公里可減少約106公斤CO?排放。若采用可再生能源制備的綠氫,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水平將更具優勢。同時,多地對氫能車輛實施路權優先、高速通行免費、碳積分補貼等激勵措施,疊加未來碳交易市場溢價空間,將顯著放大經濟收益。
從企業戰略角度看,氫能物流車助力滿足國際供應鏈“零碳”要求(如歐盟CBAM碳關稅),不僅能規避碳關稅風險,更能提升ESG評級,增強品牌國際競爭力,為企業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價值。
國鴻氫能:助力物流企業贏得“零碳競爭”

國鴻氫能作為燃料電池技術領域的重要企業,通過技術優化和應用場景探索,推動氫能車輛在物流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公司研發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覆蓋80-280kW功率范圍,額定效率接近50%,百公里氫耗量維持在7-10公斤區間,并通過高寒、高原、高濕等極端環境全工況驗證,可適配城市快遞配送、港口短途運輸及跨省干線物流等不同運輸場景需求。公司還建立了覆蓋全國的7×24小時維保服務體系,保障物流運營高效無憂。
目前,搭載國鴻氫能產品的氫能物流車已在全國多個核心物流樞紐實現規模化落地,助力物流企業搶占零碳轉型先機,推動快遞、港口、礦山等高碳排場景完成"降本增效"的綠色競爭力升級。

氫能物流車正從“技術驗證”邁向“規模化商用”。國鴻氫能將持續迭代燃料電池系統效率、降低能耗成本,攜手物流企業搶占零碳賽道——選擇氫能,不僅是選擇一種動力,更是選擇物流行業的未來生存法則。